解释:
ān
1、<形>安定;安稳;安宁;安全.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风雨不动安山。”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审容膝之易安。”
2、<形>安适;安逸.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”《琵琶行》:“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安。”
3、<动>养;奉养.《曹刿论战》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《论语十则》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
4、<动>抚慰;安抚.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时时为安慰,久久莫相忘。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同,则宜抚之安,与结盟好。”
5、<形>安心;习惯于.《柳敬亭传》:“敬亭亦无所不安。”
6、<动>安置;安放.《失街亭》:“离山十里,有王平安营。”
7、<疑问副词>怎么;哪里.《陈涉世家》: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
8、<疑问代词>表处所.哪里;什么地方.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安在?”
【安厝】1.安葬.《三国志•蜀书•先主甘皇后传》:“园陵将成,安有期。”2.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.《红楼梦》:“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,安毕,亲友散去。”
【安堵】安居;不受骚扰.《三圉志•魏书•钟会传》:“百姓士民,安旧业。”也作“案堵”“按堵”.